余热余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结构 余热余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站、操作站、上位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组成。 控制站控制工艺设备的运行,检测系统中各个生产设备的状态及工艺参数,并按确定的控制原则对各个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。操作站主要功能是操作人员通过CRT上的实时动态画面监视现场的生产状况;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节;以及进行趋势分析等。上位计算机记录、处理生产数据,打印报表和数据通讯。 控制站、操作站、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讯采用工业以太网连接。控制站与远程IO机架之间的通讯采用RIO网。 采用西门子S7-400系列PLC组建冗余控制主站,控制主站负责采集现场数据,实现设备驱动,实现操作站与现场之间的数据处理及传输。基础级自动化的数据传输主要采用点对点型以及现场总线(PROFIBUS-DP),具有优异的通讯速率、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能。 因此余热余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从网络构建和功能上分为二级:过程级和基础控制级。过程级执行信息处理,作业管理、数学模型运算、运行专家系统以及监控等功能。基础控制级则执行数据采集、顺序控制、过程量控制和对设备的集中操作,包括HMI,PLC系统。 余热余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余热余能发电主体工艺流程分为锅炉系统、循环水系统、除氧水系统、汽机系统、FSSS系统、DEH系统、TSI系统、EST系统等多个部分。系统完成整个余热余能发电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设备逻辑联锁控制、安全保护、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,各个工艺参数的在线实时监控、报警及有关工艺参数的闭环控制、设定操作等。 余热余能发电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重点在于下述几个方面: 实现各设备间连锁及保护,通过报警首出、强制性连锁等方法实现严格保护; 通过三冲量调节实现汽包液位的自整定调节; 对锅炉炉膛压力根据数学模型进行处理,调节锅炉炉膛压力; 各个系统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通讯,保证各系统协作的同步性; 余热余能发电自动控制系统特点 主工艺线的电控设备、仪表设备要与控制计算机构成统一信息集中,控制分散的EIC一体化系统; 系统采用计算机分级控制,基础自动化级(设备级的自动控制)、过程自动化级(监控级),建立生产过程数据库和历史数据记录,为提高生产技术创造条件; 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,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; 整个自控系统以全自动操作为重点,但在设计上充分考虑CRT手动等各种后备手段以保证各种情况下生产的正常进行。 仪表和电控设备(IE设备)一体化,以使维护方便、设备最少; 已完成业绩 河北春兴特种钢铁有限公司20MW发电工程 |